風行無憂
水流無阻
煤電無污
……
一串串細節
折射出一個企業的底色
截至6月底,中國華電核準電源項目347萬千瓦、投產190萬千瓦,發電裝機達1.45億千瓦,清潔能源裝機占38%。由此可見,中國華電與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建設發展腳步實現了同頻共振。
火中取“綠” 持續優化存量
盛夏的萊州灣畔,天朗氣清。
近處的卸煤碼頭上,六臺巨大的紅色卸船機格外醒目,抓斗正繁忙地將煤從泊岸的運煤船上卸載到密封的輸送帶中。遠處銀白色的圓形全封閉煤場,最大限度減少了揚塵。
這里,是享有全國首家智能生態電廠美譽的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。正是華電積極推進轉型發展,持續優化存量,加快了煤電清潔化利用的步伐。
大量落后產能被淘汰,這是華電結構調整必須承受之痛。
減排標準在煤電企業頭頂劃了一道紅線。
落實國家煤炭去產能要求,嚴控常規煤電,有計劃穩妥地關閉一些老舊低效煤電機組。
與國資委簽訂責任狀,2016年退出煤礦18處、產能357萬噸/年,圓滿完成當年責任目標。
今年對剩余煤礦去產能工作計劃進行了優化調整,加快煤礦退出進度,全年將退出煤礦2處,產能90萬噸/年。
一臺臺清潔機組投運,這是華電轉型升級催生的新動能。
加快煤電超低排放改造步伐,超低排放機組達到120臺5023萬千瓦,同比提高32%。
持續強化節能減排管控,能耗指標管理水平得到提升,1-6月份供電煤耗299.8克/千瓦時,同比下降1.6克/千瓦時。
密切跟蹤全國碳排放權市場建設走向,努力爭取碳排放權初始配額,啟動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統建設。
一項項技術成果誕生,這是華電創新驅動造就的第一動力。
今年以來,華電電科院的成果可見一斑。
開展火電機組靈活性、主輔機能耗診斷、燃燒調整及優化節能、寬負荷脫硝等技術服務44項,推動火電機組能效提升工作;
完成超低排放科研15項、性能試驗80余項、催化劑強檢30余項,保障環保技改項目高效有序推進;
開發粉煤灰綜合利用平臺,建立粉煤灰綜合利用信息數據庫,貫徹落實對粉煤灰綜合利用情況的指導與監督。
回眸幀幀過往,中國華電精耕于轉型升級,實現了發展布局的調整優化。
風光無限 綠色發展增量
綠色華電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,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發展之路。
半年來,華電上下嚴格按照要求,堅持有保有壓,適度控制投資規模,調整投資方向,提升發展質量,上半年核準的電源項目全部是清潔能源,轉型升級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——加快大型水電開發步伐,金上巴塘、拉哇等項目前期工作快速推進,電力市場消納工作取得積極進展;金中龍頭水庫壩址比選方案基本完成。
——氣電發展取得突破,廣州增城、廣東清遠等“大塊頭”燃機項目獲得核準。
——加大分布式能源發展力度,分區域下達年度開發目標,重慶江津燃氣分布式項目獲得核準。
——有序推進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光電發展,扎實做好停緩建煤電項目相關工作。
來路鐫刻著慎行與理性,去程飽含著籌謀和希冀。
金沙江,這條古老而神秘的河流蘊藏了巨大水能資源。而中國華電成為了這座自然寶庫的開發者與守護者。
根據規劃,華電將開發建設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崗托、巖比、波羅、葉巴灘、拉哇、巴塘、蘇洼龍、昌波共8級電站,計劃裝機容量965.5萬千瓦,打造國內領先的大型清潔能源基地。
下一步,華電將更加注重結構調整,向綠色高效轉型;積極開展熱電聯產、多能互補、節能環保改造,著力提高發電效率和節能環保水平,建設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企業。
初心不變,步履不停。
打破禁錮,轉型升級。
華電綠色發展的腳步不會停歇!
原標題:我們走在改革路上 | 如何在“十三五”規劃下涅槃重生?
(來源:北極星電力網)
相關鏈接:(點擊進入)
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3127號